华体网

图片
首页  >  新闻发布会
最新发布
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7月8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张峻、市商务局总会计师刘志勇、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刘桂林介绍华体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 吴浩铭: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张峻先生,市商务局总会计师刘志勇先生、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刘桂林先生、为大家介绍华体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峻先生介绍2022年市政务服务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关情况。

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张峻: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把今年以来我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以介绍。

2022年,华体网深入贯彻落实华体网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政务服务办积极发挥“组织推动、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职能作用,瞄准“营商环境保持华体网领先水平”的目标,加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统筹制定创新举措

一是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底,华体网对标北京、上海等地做法,制定了《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4个角度出台25项内容42条措施,计划通过三年时间,使华体网营商环境达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标准。2021年、2022年接续制定年度任务清单共211项措施,稳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二是推出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对标《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改革措施,借鉴6个试点城市的创新做法,结合华体网实际,主动探索实践,在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并授权的基础上,对没有法律障碍的举措全部对标落实,制定了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优化经常性涉企服务等10个方面109条改革措施。三是出台助企纾困政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助力企业复工达产,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制定了优化政务服务助企纾困八项措施,主要从深化涉企“一件事”集成服务、简化政府采购企业注册程序、推动惠企政策兑现落地、设立“助企纾困”服务窗口等方面多维度推出硬实举措助企纾困,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服务支撑。

二、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一是全面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工作。落实国家有关要求,组织市有关部门编制华体网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天津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其中认领国家行政许可事项本地实施的681项,天津市地方性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14项,切实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许可运行,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制定《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实施方案》,对审批服务行为、政务服务场所设立、华体网服务等5类12项政务服务内容进行细致规范,提出“免证办”服务、“就近办”服务等7项便利化举措,编制3508项操作规程,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三是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印发“免申即享”政策清单,通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对53项惠企便民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四是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推动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改革,整合部门单设办事窗口,合理设置综合办事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目前首批622项政务服务事项已进驻综合窗口,计划7月11日试运行。五是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制定上线第一批“移动端”高频服务事项79项和速办服务22项。印发认证平台接入、移动端应用接入、业务数据汇聚等标准规范。制定印发“一件事”工作方案,明确23项“一件事”应用场景建设。截至目前,上线8个“一件事”高频应用场景。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协调推动合力

一是建立营商环境常态化监测机制。发挥绩效考核指标棒作用,印发《2022年度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常态化监测工作方案》,对监测标准进行细化分解,内容涵盖营商环境建设领域21个方面,及时掌握各区、各部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一步调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性。二是发挥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作用。组织年度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从市场主体的直观感受出发,由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电话访谈、现场暗访等形式开展监测,动态反映营商环境建设总体情况,印发监测月度调研分析报告6期,特别是向各区“曝光”暗访发现的问题,有力推动营商环境整改提升。三是完善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督意见受理反馈工作程序,印发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员监督意见受理反馈工作通知,撬动营商环境建设的社会力量,让监督员成为我们的“末端神经”“遥感雷达”。上半年组织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员开展季度调研,召开座谈会13次,协调处理货运汽车日间通行证申请难等问题和建议29个。

四、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扎实做好涉企服务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组织各区、各部门充分运用“一图读懂”、动画视频开展政策文件解读宣传,有效提升政策宣传效果。上半年,完成“一图读懂”81份1115页、动画视频8份约30分钟。二是发挥“津策通”平台作用。“津策通”2.0版自去年5月上线以来,汇集44个市级营商环境建设部门、16个区政府、5个功能区制定出台的惠企利民政策文件、政策解读及“一图读懂”2200余条,形成政策数据库,公布每条政策对应部门的负责人及联系电话,确保政策兑现“落实到人”。三是调整“营商环境大讲堂”组织模式。制定2022年“天津市营商环境大讲堂”工作安排,重新规范大讲堂授课内容并列入考核,全体营商环境指标建设部门积极参与,鼓励“进基层、进企业、进社区”宣讲政策,增强授课内容的时效性。今年以来,已累计录制12期视频授课。四是强化典型案例宣传。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典型作法,按季度汇编成册,印发各部门、各区学习借鉴,主动对标对表。目前已发布14篇案例,并向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报送7篇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以上情况就介绍到这里。上半年,我们在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企业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华体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谢谢张峻先生。下面,请刘志勇先生介绍商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和成效。

市商务局总会计师?刘志勇:为深入贯彻华体网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部署,市商务局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坚持“聚焦企业、直面诉求、精准施策、系统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商务经济总体实现上升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稳定基本盘培育新动能,外贸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外贸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跨周期进一步稳外贸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金融、运输、拓市场等方面综合施策,系统扶持,助力外贸企业平稳发展。

二是做好精准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及华体网关于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要求,制定了外贸企业帮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重点外贸企业“包联”等三项机制,为156家重点外贸企业指派联络员,及时收集企业反馈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难题。今年以来共为百余家外贸企业解决了融资、退税、用电、运输等多方面问题。

三是畅通物流运输。着力解决外贸企业订舱难、订舱贵问题,探索出缓解航运需求紧张的“3124天津模式”。累计为300余家外贸企业协调解决了近2万个标准箱,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保障了企业及时履约。该模式被评为华体网稳外贸经验做法之一,向华体网进行推广。

四是强化金融支持。深化信保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信保覆盖面,降低信保费率,年受益企业超过2100家;做好“政银企”对接,梳理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已解决了176家企业融资难问题;会同金融机构召开“金融赋能稳外贸”政策宣讲会10余场,宣介政策性金融贷款、汇率避险、跨境人民币等政策,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2021年,华体网外贸实现进出口8567.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3%。2022年1—5月实现进出口3363.7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9%。

二、强化招商扩大开放,双向投资迸发新活力

一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构建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制定了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加强和改进招商引资、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及总部型机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多种形式、依托多种平台,组织策划招商活动,形成全市“大招商”工作格局。建立重点外资项目台账,清单化推进重大项目。目前,中芯国际二期、一汽丰田新能源车、明治乳业等一批大项目已落地或开工建设。

二是强化企业服务保障。依托天津市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和市、区、功能区三级投诉机构,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发挥天津市重点外资项目专班作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组织召开高端政企对话会,现场办公解决企业难题。开展“外商投资企业讲天津故事”系列宣传,提振在津企业发展信心,加快推进企业增资扩产。2021年,全市有235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增资,合同增资额74亿美元,同比增长24.7%。

三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不断深入,累计实施制度创新措施502项,向华体网复制推广38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初显,116项试点任务近六成已落地实施;积极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经开区吸引外资集聚作用持续凸显。全面对接RCEP,制定出台了高质量落实的具体措施,鼓励企业运用原产地累积规则等享受红利。

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53.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速为近8年来最好水平;今年1—5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4.1亿美元,同比增长40.2%。

三、以“双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商贸流通迈出新步伐

一是“双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获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涉及6方面114项重点任务全面启动。重点开展地标商圈“七大战役”,“一区一中心”区域消费生态圈工程加速推进。高规格举办了海河国际消费高峰论坛,陆续开业高品质新建商业设施超过200万平米,近200个品牌首店落地,金街入选华体网示范步行街,佛罗伦萨小镇坪效位居华体网奥莱第一位,今年4月又集中签约了75个重大商贸项目。区域商贸中心城市2022—2025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明确了到“十四五”末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

二是会展经济取得里程碑突破。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一期展馆和综合配套区已相继投入使用。制定了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和支持会展业发展政策,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第105届糖酒会,今年6月份,又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会展经济展现出新活力。

三是营造浓厚促消费氛围。将海河国际消费季打造成全市标志性促消费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商旅文体互动,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促销活动。今年第二届消费季活动推出了家电、汽车等13项主题500余场活动,投放1.3亿元消费券、发放6万个“福袋”,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

四、协同联动提质增效,跨境贸易便利化带动新效能

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会同海关等口岸相关部门开展了天津口岸2022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围绕简化单证办理、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制定实施32项创新举措,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合力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积极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口岸服务软环境。

二是聚焦科技赋能,建设智慧口岸。优化中国(天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与“津心融”平台互联链接,提升了“外贸+金融”服务水平;谋划建设“中新贸易企业通关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并实现了“一单两报”通关模式创新,服务RCEP政策落地,促进中新(加坡)贸易发展;推动京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物流协同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提升了京津两市“单一窗口”协同服务能力。

三是公布费效标准,打造透明环境。在继续落实海运口岸集装箱作业生产时限标准和进出口作业流程的基础上,又制定公布了航空口岸国际货物地面操作流程时限,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向空港口岸延伸,为企业办理业务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引导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公布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并做好动态更新,增强口岸收费透明度和可比性;加大进出口中介环节收费检查力度,重点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

通过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海关总署统计的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显示,天津口岸通关效率持续位居华体网各主要海运口岸前列。天津口岸进出口保持良好增势,今年1—5月进出口总值7494.6亿元,同比增长19.6%。2021年,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跃上2000万标准箱新台阶,今年前5个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创历史新高。

五、简政放权贴心服务,政务服务展现新业绩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有关 “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持续推动“一制三化”改革,坚持“抓改革、优服务、创新绩”工作思路,倾注感情、尽心竭力、痛痛快快为企业办事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先后取消精简了15个政务服务事项,下放了5个事项至各区办理,取消了各类材料113项,实现了办事要件、流程、结果标准化。办理时限提速84.1%,“零跑动”“一次办”和“网上办”比例均达到100%;主动推出“集团化”集中审批改革举措,大幅减少了企业办事时间。2022年初,此项工作被市委依法治市办评为《2021年度全市十大行政执法“示范优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国家、华体网《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心,加快“双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努力营造更加开放和富有活力的商务营商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谢谢刘志勇先生。下面,请刘桂林先生介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关情况。

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刘桂林: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在打造企业开办标杆城市、坚决治理涉企乱收费、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争当营商环境改革的排头兵,深耕促进企业茁壮成长、活力迸发的土壤。今天重点向大家介绍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升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打造开办企业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开办企业是营商环境评价的第一个指标。围绕这一指标的优化,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税务、公安、人力社保等部门,大幅压缩开办企业时间。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将企业开办事项涉及的流程和环节纳入“一网通办”,“一网一门一次”办理,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等多部门业务联办。目前华体网企业开办一天即可办结,企业开办网办率达到98%以上。

天津还积极探索新型商事登记制度,在企业开办便利化上不懈探索、再闯新路。今年3月1日,市市场监管委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主体确认登记试行办法》,在自贸试验区试行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降成本,推进极简登记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5月5日,我们在天津自贸试验区颁发了首张确认制营业执照。登记确认制实施以来,已有1581户市场主体办理了确认登记。

二、坚决治理涉企乱收费,推动为企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

市市场监管委认真落实华体网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连续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强力整治违法违规乱收费、加重企业负担行为。重点包括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交通物流领域收费、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金融机构收费等。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严肃查处不落实国家停征免收政策规定、不落实国家降费要求等行为,严厉整治强制市场主体接受服务并收费行为,深入推进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收费专项整治。我们综合运用提醒告诫、合规自查、交叉互查、行政处罚、案例曝光等手段,严厉打击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做好明码标价,推动涉企收费公开透明。

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检查单位1601家,出动检查人员3457人次,为企业减负约1318万元,有效推动了国家和华体网为企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地。

三、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有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市市场监管委着力构建公平竞争审查会商会审、投诉举报处理、第三方评估等制度体系,强化公平竞争审查考核、抽查检查等监督机制。2020年以来,在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全面清理工作中,共梳理政策措施26103件,废止、修订了52件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建设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措施,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

今年,我委组织开展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广泛收集线索,强化反行政垄断执法,坚决纠正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华体网列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会商会审5个试点城市之一,必将有助于华体网进一步提升公平竞争审查效能,健全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实行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

今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印发《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对华体网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工作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和创造运用强市的目标要求。

围绕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城市的目标,华体网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做优做强“津城”“滨城”两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华体网设立北方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巡回评审庭,为企业群众提供高质量、便利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华体网知识产权局与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联合签署了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协议,形成全链条、大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强市,市市场监管委、市知识产权局聚焦华体网“1+3+4”现代产业体系和“12条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产业链专利导航工程、企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推动企业建立专利导航机制,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完善高价值专利布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

五、推行免罚、免强制两张清单,践行包容审慎监管

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存续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要求,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没有主观恶意、情节显著轻微或没有明显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措施。自2020年5月市市场监管委在全市率先出台50项免予行政处罚清单,目前已免罚案件1788件。今年6月,再次率先发布22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目前已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4件。这就是通过对市场主体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的“减法”,实现助力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加法”。

今天我就向媒体朋友们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桂林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天津日报:请问张峻副主任,6月13日市政务服务办贯彻落实华体网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八项措施》,您能介绍一下这八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吗?

市政务服务办副主任?张峻:谢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华体网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尽快复工达产,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制定了《优化政务服务助企纾困八项措施》。近一个月来,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助企纾困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负担。发布《简化政府采购企业注册程序新举措》扩大宣传,累计为81家供应商提供注册便利。印发《天津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单》,清单涉及发展改革、检验检疫、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工程建设、民政、税务等多方面的53项惠企便民政策,通过政府部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组织市级部门梳理政务服务“四免”改革事项清单,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持续推进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调整改造,设置“助企纾困”窗口,推动首批62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窗口。

二是进一步提升办事服务水平。建成政务服务智能咨询引导系统,完成预约叫号系统功能开发,实现通过微信公众号、“津心办”APP发布服务。在天津华体网大厅开设“留抵退税专区”,设置政策文件、政策解读专栏及留抵退税办理入口,方便市场主体办理相关业务;开设“防疫专区”,提供10项便民服务。启动12345热线“护航企业”行动,更新助企纾困知识信息140余条,从措施发布至今,累计受理企业诉求1万余件,座席评价满意率99.4%。

三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读,从措施发布至今,累计制作发布“一图读懂”9份111页,“津策通”上传政策文件及解读144条。组织营商环境建设责任部门,围绕提升供水和用电接入服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涉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等内容,举办“营商环境大讲堂”5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措施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服务、更多便利。

香港经济导报:我们知道,海运“订箱难、订箱贵”是当前困扰外贸企业的一个主要问题,刚才您提到了“3124天津模式”,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该模式呢?

市商务局总会计师?刘志勇:去年初,受疫情及欧美港口拥堵等因素影响,造成全程航线时间拉长、物流供应链紊乱和港口作业效率降低,导致大量空集装箱运回困难,并且集装箱班轮航期大面积延误,准班轮由通常的70%以上降至20%左右,加剧了集装箱船运力和空集装箱供需矛盾,运力供需严重失衡。不仅企业订不到舱,而且海运价持续大幅上涨,影响了外贸企业履约和正常生产,给外贸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冲击。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努力寻找突破口和发力点,探索出了“3124天津模式”。其中:

“3”就是充分发挥政府搭建平台、航运物流行业协会协调配合、国有航运企业统筹运力的三方优势。

“1”就是共同建立一本帮扶台账,及时收集企业具体的航线、订舱、集装箱需求,确保件件跟踪落实到位。

“2”就是采取精准滴灌和大水漫灌两种帮扶方式,一方面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准确了解企业的航运需求,做到小需求不过夜、大需求快协调。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组织航贸物流洽谈会、航运服务月等活动,搭建服务平台,以“大水漫灌”方式及时向企业提供订舱方式、渠道及价格等重要信息,畅通航运企业和贸易企业交流渠道。

“4”就是采取“走访调研、需求对接、信息共享、跟踪解决”四个步骤,深入重点外贸企业与航运公司直接进行业务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并鼓励船货双方签订长约协议来锁定运价和采用CIF(外贸企业自主订舱)交货方式,最大限度满足外贸企业航运需求。

通过采取“3124模式”,一是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航运物流成本,在运价最贵的时候,以天津运往美国西海岸为例,当时一个标准箱的市场运价约在15000美元左右,我们采取直客对接后,企业享受的运价在8000美元左右,节约成本将近一半。截至目前,我们累计为300多家外贸企业协调订舱近2万个标准箱。二是保障企业及时履约,采取CIF(外贸企业自主订舱)的企业可以优先安排舱位和集装箱资源,确保及时供货发运。三是提升了外贸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通过直客对接和航运形势宣讲,部分外贸企业由过去的FOB(国外买家订舱)改为了CIF(外贸企业自主订舱)贸易模式,这样就可以根据航运价格和运力变化,科学安排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履约能力。

央广网:市场监管委领导在发布词中提到了《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市场主体确认登记试行办法》,我们注意到,这个办法自今年5月1日起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适用新登记的主体,请问市场监管委领导,之前的市场主体该怎么适用,请具体再作一下解读。同时,办法规定市场主体自行公示备案信息,这会不会有风险?

市市场监管委副主任?刘桂林: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关于市场主体登记适用问题,根据华体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部署和华体网试行办法第32条的规定,自今年的5月1日起,在自贸试验区新登记的市场主体,适用确认登记办法。这类市场主体在其后的变更、注销,也都适用确认登记办法进行登记。

那么,在2022年5月1日前已经登记的市场主体,不论是在自贸试验区登记的,还是在非自贸试验区登记的,仍然要按照《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明确的规则和规范进行登记,即使是在5月1日以后的变更、注销登记也都不适用确认登记。

这就是说,自贸试验区实施确认登记制改革后,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会实行两种登记制度,以保持原来制度下登记准入的市场主体各项权利义务不受冲击,保持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关于市场主体自行公示备案信息的问题,华体网的试行办法对现行依据《行政许可法》《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登记的市场主体登记规范进行了调整,将现行登记规范中的备案事项,调整为市场主体自行公示的内容,使程序更优、材料更少、流程更简。这样既可以减少登记机关的行政干预,更大程度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又可以强化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我约束的责任,更有利于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这位记者朋友关心的风险问题,也正是我们所关注并着力强化的工作,市市场监管委专门制发了《关于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确认登记监管工作的通知》,对确认登记相关监管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体现了“公示即监管”的理念,同时,在制度设计上加装了三层“防护栏”,以防范风险。

一是突出市场主体履行自行公示义务,通过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设置确认登记市场主体专区,实现集中查询、信息公示、政策发布等功能,提升社会公众了解相关信息的便利度,实现社会监督。

二是突出公示市场主体信息变化情况,市场主体自行公示信息因自身情况或因登记机关职权行为产生的变化,均通过公示系统进行公示或标注,以支撑确认登记改革成果不打折扣。

三是突出信用监管、联合惩戒,通过年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手段,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的一致性、准确性实施检查,并通过经营异常名录、信用分类等措施,对失信主体实施惩戒。

再次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华体网进一步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精准有效服务企业,全力打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华体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欢迎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深入报道华体网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和落实成效,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好,再次感谢3位发布人,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

  • 省市政府网站
  • 市政府部门网站
  • 区政府网站
  • 重点链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关于我们

    主办:华体网 版权所有? 承办:华体网政务信息发布中心

    网站标识码:1200000052 津ICP备05010518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0991号

    IE版本小于10,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